重慶4月22日電 22日,在此間召開的2018知識產權南湖論壇上,軍民融合中的知識產權運營與實踐問題引發(fā)專家學者熱議。中國船舶工業(yè)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知識產權與成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溫振寧建言,有關部門可通過建立知識產權綜合服務體系、培育高水平軍民融合知識產權專業(yè)服務機構等方式促進知識產權領域軍民融合的成果轉化。
國家知識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臺負責人王翔說,軍民融合的核心是資源、人才和技術的融合。其中,技術融合是知識創(chuàng)造、轉移與價值應用再現的過程,知識產權的軍民融合是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(fā)展的重要途徑。
“當下軍民融合的痛點在于雙方信息渠道不暢、缺乏公允的評估評價體系、權利歸屬和利益分配缺乏有效約束和激勵手段。”溫振寧認為,通過搭建信息共享和產業(yè)孵化平臺,開展支撐軍民融合創(chuàng)新與產業(yè)發(fā)展全鏈條的專業(yè)服務,探索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模式,建立評價、激勵、保障機制等方式,可有效推進知識產權領域軍民融合發(fā)展。
“現在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(yè)進入軍工領域,且部分民用技術,如信息領域的技術已經領先于軍用技術。軍轉民過程中,技術轉讓或出售給擁有最適合資源的民用企業(yè),能夠最大化實現國防知識產權價值。”重慶軍民融合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研究院副院長謝更新認為,以國防知識產權改革促進軍民技術成果轉化,需要建立有效的國防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和信息流轉制度,消除信息不對稱。
此外,針對國防知識產權在軍民技術轉化中二次開發(fā)投入大、風險較高的問題,他建議設立專項轉化資金,降低國防知識產權轉化的金融風險。謝更新強調,保護好民營企業(yè)的國防知識產權,需注重原創(chuàng)知識產權,建議建立“民參軍”時對國防知識產權創(chuàng)新的補償制度。
“在國防科技成果轉民用時,由于缺乏足夠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,國防科研生產單位在與民口單位合作時常擔心技術成果被對方獲取,不愿以許可的方式轉讓技術成果,更希望采取直接交付產品的方式合作。”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馬曙輝認為,軍工企事業(yè)單位可通過構建“政策+技術+資本+服務”的一站式雙向轉化服務平臺開展軍民融合成果推廣轉化工作。(記者 鐘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