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教育在我國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,一種存在于專業(yè)藝術院校,另一種存在于普通學校的藝術課堂。前者是專業(yè)系統(tǒng)的學習,后者則把藝術教育當作是一種專業(yè)學習之余的素養(yǎng)提升,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低于前者。
其實,無論是專業(yè)的學生還是非專業(yè)的學生,藝術教育都能幫助其提高審美水平,涵養(yǎng)心性。音樂的美會引發(fā)人類聽覺的想象,由老師將學生帶入一場音樂的視聽盛宴中,讓學生們多加聆聽優(yōu)秀的好的藝術作品,同時為學生提供情感上的引導,教會學生看見、分辨和欣賞美的事物,從而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,提高個人的欣賞水平。
教育過于形式化,教師資源匱乏,理論大于實踐,藝術教育仍有諸多缺陷
教育過于形式化,是藝術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。學校與藝術相關的課外活動,以小組的形式開展,對學生的課外學習看似有所幫助,其實不然。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是因人而異的,如果學校通過這些硬性規(guī)定把學生固化在同一個方框內(nèi),學生便無法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藝術教育相對于其他種類的教育而言,花費較多。一般來說,除了一些專業(yè)的藝術學校,很少有學校會專門投入一部分財力物力來支持學生們進行藝術學習。因此,我們最常見到的,便是一所普通學校一個或多個年級就只有一名音樂老師,而且,還常常被其他課程占用,藝術課堂課時不夠,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(nèi)提高課堂效率,這給藝術教育老師造成了極大壓力,讓藝術課堂效果大打折扣。
還有一些學校認為在藝術活動中拿到獎項才是藝術學習的目的,但是這種獎項不是大眾的,只是有針對性的,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的。因此學校只對一些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施予關注,而他們所重視的,也僅僅是樂器演奏水平等的提高,而不是對音樂真正的理解和感悟。其實,學生只有對音樂的基礎知識有所理解,才能對音樂學習更加富有激情。音樂的演奏是需要情感的,學生需要通過課堂上的知識學習,對音樂知識和背景有所了解,才能在藝術道路上走得更遠。
培養(yǎng)興趣,提高課堂質(zhì)量,改變現(xiàn)有模式,推動藝術教育見實效
要當好藝術專業(yè)老師,首先要提高課堂質(zhì)量,對現(xiàn)有課堂形式進行調(diào)整,不斷改進現(xiàn)在模式的缺陷。教師應該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提升學生對藝術學科的興趣,增強他們的自我探索的能力,使學生逐漸養(yǎng)成自主探究、自主總結的習慣,切實提高藝術課堂的質(zhì)量。
將樂理知識、簡單樂器的教學通過老師的合理安排在課堂上有所展現(xiàn),才能使學生們學有所得。建議學校在學生課余時間開展藝術活動、藝術競賽等形式,以幫助提高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。建議以理工科為主的學校也能將藝術教育重視起來,合理安排一些藝術課程,幫助學生陶冶身心。
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統(tǒng)一。理論是實踐的基礎,藝術課老師應當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背后的東西,教會學生用心感受音樂而不是單純地去按動鍵盤。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如果在課下不能及時復習,就會很快遺忘。如果能通過一定的實踐給學生帶來學習的興趣,從而促使他們在課下練習、在親朋好友面前展示,就一定能真正達到藝術教育的良好效果。
將信息技術與藝術教育相結合。在信息技術高速發(fā)展的今天,藝術教育也當充分利用。一方面,在藝術課堂引入信息技術,可以給學生展現(xiàn)繽紛多彩的音樂世界,幫助學生不斷跟隨藝術學科的發(fā)展動態(tài),拓寬視野,激發(fā)他們對藝術學習的渴望。另一方面,很多演奏樂器的視頻資料可以反復播放,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自行欣賞,進行反復多次的視頻溫習,加強學生的印象。
多借鑒藝術家的成長經(jīng)歷。教師在課堂上給同學們介紹一些藝術家的故事,能夠將學生帶入音樂創(chuàng)作的辛苦中,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現(xiàn)在能夠聽到的優(yōu)美樂曲是他人日復一日用怎樣的努力換來的。這些藝術家的故事,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側面了解藝術學科,體會藝術家的探索進取精神。(作者:扈笛,系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講師)